
【食記●台南】中西區 矮仔成蝦仁飯 @ 傳承下來的老味道 府城在地的經典小吃
「蝦仁飯」,是台南著名的美食小吃。源自日治時期的蝦仁飯,發展至今,已開立了不少專賣此項料理的店家。其中,這間「矮仔成蝦仁飯」不僅是最具代表性的店家之一,更是台南蝦仁飯的創始店,來到台南,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傳統美食了。
「矮仔成」店名的由來,源自於創辦人的名字「葉成」。由於葉成個頭不高,當地人取其姓為諧音,稱呼他為「矮仔成」,因此也索性將自己的綽號定為餐廳的名稱。
「矮仔成蝦仁飯」源起於1922年,葉成原本在日治時期的「明月樓」日本料理餐廳學藝,其後自行開業,由日式料理的小攤販做起。
店家初期在當時的西門市場設攤,經多次遷移在俗稱新町的中正路、海安路等路邊崛起。
米飯放入碗中後,再將一旁已經炒好的蝦仁鋪在飯上,蝦仁飯即完成。
由於非用餐時段,用餐區尚有座位。店內的牆上展示了不少雜誌的報導紀錄,也了這裡受歡迎的程度。
湯品與小菜也是這裡相當受歡迎的餐點。菜單上已將招牌的人氣餐點打上星號,第一次來這裡照著點即可。
與台北相比,台南的物價相對便宜些。雖然近年來台南的一些名店價格也漲的與台北差不多,但看來這裡還沒如此。
蝦仁飯最大的特色就是飯與蝦仁分開料理,不同於混在一起炒的蝦仁炒飯,因此口味層次更加的分明。
這樣的做法參考了日本料理中的蓋飯,在蝦仁飯發明的日治時期,這樣融合了台日文化的料理,正反映了當年的文化。
將蝦仁與蔥段一同快炒爆香後鋪在炊煮好的米飯上,一碗香噴噴的蝦仁飯即大功告成。
雖然做法看似簡單,但背後想必有著許多獨門做法訣竅。
蝦仁採用安平港與興達港一帶的火燒蝦,將鮮蝦人工剝蝦、去腸泥後料理。
台南為火燒蝦的著名產地,且滋味鮮美,比起一般蝦子口感更為Q彈,因此台南不少店家都採用火燒蝦做為材料。
米飯加入了高湯與柴魚一同炊煮,嚐起來帶有淡淡的柴魚香。口感些許濕黏,與糯米有幾分相似。
餐桌上的黃蘿蔔隨意取用,不少人喜歡與蝦仁飯搭配著吃。我個人不太喜歡吃黃蘿蔔,因此就沒有嘗試了。
煎鴨蛋可以選擇要全熟、半熟或是散蛋。我選擇了半熟蛋與蝦仁飯做搭配。
起鍋後簡單的淋上些醬油,不僅賣相更好看,也充分帶出了煎蛋的香氣。
與雞蛋相比,鴨蛋的口感更為紮實,口味也較為濃郁。雖然特別,但也有些人不喜歡這樣的特性。
許多人推薦的吃法,便是將半熟的鴨蛋放在蝦仁飯上,任由蛋黃與米飯結合,將原本的蝦仁飯帶入另一個口味層次。
古早味香腸 ★★☆☆☆這裡的香腸與平常吃的不同,瘦肉的比例較大些。
我個人比較喜歡肥瘦參半的油脂香氣,因此並沒有很喜歡這道香腸。
鴨蛋紮實的口感配上濃郁的柴魚湯頭,裡頭放了肉絲做為點綴,不同於平時喝的蛋花湯,相當特別。
雖然香煎鴨蛋的口味,比起一般的雞蛋口味較為濃郁,但鴨蛋湯卻不會。由於柴魚湯頭的味道將這項特性遮掩,因此更能品嚐到平常見不到的滋味與口感,相當推薦。
走過了將近70個年頭,矮仔成創造的蝦仁飯不僅沒有被時代所淹沒,更成了地方的特色美食,期待它未來繼續發光發熱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===整體評價===
餐點:★★★☆☆
服務:★★★☆☆
環境:★★★☆☆
地址: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一段66號
電話:06-2201897
營業時間:8:30 ~ 19:30

